第911章 已经有眉目了-《捡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奂所撰《汪世显神道碑》中,对汪氏基业开创者汪世显的生平事迹,做了一番记载,称其“系出南京徽州歙郡之颖川”。若是从这句话的记载理解,那么汪世显应该是九州族才对。

    但是《元史》有传:“字仲明,巩昌盐川人,系出旺古部。仕金,官至镇远军节度使,巩昌便宜都总帅。及皇子阔端驻兵城下,始率众降,官从其旧。”

    另外《元史.汪世显传》,又说汪世显“系出旺古部”,王鹗所撰《汪德臣神道碑》也说:“汪本姬姓,宋末金初世掌盐川之一隅汪骨族,因氏焉。西土用兵有擢悴临洮者,以义勇闻,若子若孙分列旁郡,声震夏蜀,未尝远徙。”

    从这两篇历史资料中去看的话,汪世显又应该是出自旺古族才对。

    更值得一提的是,汪世显的神道碑,立于中统三年至四年之间,而汪德臣的神道碑则立于至元四年,时间跨度很短。且两人的神道碑,都题有“便宜总帅府参议巩昌奥鲁都总领门下潘珍书”字样,这点一直困扰考古学家,迄今都找不到答案。

    明代永乐年间,汪世显七世孙续修《汪氏族谱》时,把其先祖汪世显,与徽州汪氏联系在一起,所有后世又有了汪世显源于徽州汪氏,为正统九州族的说法。

    但这一说法在考古研究发现中,没有任何证明,《元史》中称其出自汪古部,这是编撰者是依据元朝官私资料,经过分析之后才写下汪世显是“旺古族”的,此说法被大家普遍接受。而在对汪氏家族墓地的考古中,出土众多文物里面其中的两件,也是一个对于汪世显出自“旺古族”的很好证明。一件为男陶勇头部一侧留有鞭子,另外一件为藏袍,这两点符合典型的藏族特征。

    时至今日,汪世显究竟出自哪里,什么民族,已经不重要了。九州族和少数民族之间,早已经是相互交融,有少数民族融入到九州族,也有九州族融入到少数民族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
    本来一件做工如此的玻璃盏就足够珍贵,再加上内部以金粉篆刻巨龙、盏内盛满水后所呈现出的画面,价值肯定是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更何况还有,出过三王十国公汪氏家族先祖汪世显,如此大的名人效应……

    这样一件出自元代汪氏家族的红色莲花琉璃盏,价值可想而知!

    “不过王老弟,有个问题你考虑过没有。你说的这些我们都信,但是目前圈子里面,元代汪氏家族的莲花琉璃盏,只有蓝色的,这是整个圈子里公认的共识。想要证明这尊的价值更高,而且从烧制时便是独一无二的存在,除非能够拿出铁的证据,否则很难很难!”

    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之后,吴磊阮浩两人,所处了自己的担心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