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 纪律部队-《港岛旧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游哥。”
    一个船老大跳下船头,大步踩着砂石向前,出声喊道:“今天怎么特意从长洲岛换到尖沙咀上货?”
    游哥长的五大三粗,皮肤却保养得不错,为人处事十分细腻,闻言回道:“仁心医铺在九龙区投资的药厂开工了,将来货都在九龙直接上岸,省得再运一次。”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
    船老大接过游哥递来的香烟。
    “路上风浪大不大?”
    船老大用手挡风,笑着道:“何sir的产业,谁敢下黑手?”
    这两年,何家与长洲曹家一起经营的仁心医铺,在港岛、九龙都设有分店,但由于药店需提供问诊服务,医师很不好请。所以,仁心医铺在发展到第五间的时候,已经受到限制,营收进入瓶颈期。
    要知道,中医店为了打口碑,不可能收昂贵诊金。
    价格一高。
    不如看西医。
    何定贤更没打算利用药店,榨取华人最后一个铜板的心思,甚至组织了多次义诊。一年到头,分得几万块钱在手上,基本等于没赚钱。然而,在仁心医铺积累口碑时,投资三十多万的药厂正式开工,流水线制造改良过的“肾宝”药片。
    一边报纸上买整版广告,印上“治肾亏,不含糖,仁心肾宝”的广告,一边大肆在小周刊上印发虚假的“顾客好评”。
    宣传药品的时候,再将药品批给全港一两百间中医店,让出一定的利润把货铺出去。让医生把药推荐给需要的客人,再加上药效确实不错,导致肾宝异常畅销,打下一块空白市场。
    单季利润以十倍增。
    港岛地寡田少,缺少药材,许多药品自然只能从内地进口。而随着生产规模扩大,药材数量不少,一些不好采购,不易保存的,还需要派专人收购,定期运货。
    何定贤自然跟水警打了招呼,能省则省,勤俭持家嘛。
    不过,今天,他不好拉别人下水,也就只能让手下的产业卖点力气.当然,药厂所需的货,早已经送进仓库,这批药材也只是暂时放警队储存。
    “游哥。”
    “有差人。”
    突然。
    岸边传遍惊叫。
    二十多名正在卸货的工人们,略显的手忙脚乱。
    心头都有点发怵。
    游哥也愣了一下,但发笑道:“慌什么慌,继续干活,不就是差人吗?”
    “让他们过来!”
    船老大捏着香烟,吐出口气,也显得很无所谓。
    “是海关!”
    小弟又喊道。
    “海关?”
    游哥也慌了一下,但腰板又挺得更直,嚣张的道:“海关就更好了!”
    “告诉鬼佬是何sir的货,让他们过来一起搬。”
    “快点!”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