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二十九章:名与器-《秦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谒者声音落下,整个大殿在一瞬间鸦雀无声。
    除了始皇帝和提前知晓的主爵中尉外,殿中众臣全都一脸惊愕的看着那张诏书,以及望着同样愣住的赵佗。
    紧接着响起的是无数吸气声。
    李斯因为年纪大了,吸气太猛甚至还当场咳嗽起来。
    不寻常!
    镇国侯。
    这个爵位的名字,真的非常特殊,完全是不属于常规的侯爵名。
    按照秦国的封侯封君惯例,一般君侯的爵号,大多以所封的封邑名,或是以自身的能力或功绩来命名。
    比如商君商鞅,穰侯魏冉,应侯范雎,这些人就是以他们所封的商於、穰、应等地方来命名,突出一个简单好记。
    至于武安君白起,文信侯吕不韦,长信侯嫪毐等人的爵名,则是来源于自身的功绩和能力特长,一看封号就知道是在“文”还是在“武”方面立的功封的爵。
    包括赵佗自己的武功侯,以及王翦的武城侯,冯无择的武信侯,通通都是以“武”字开头,正是遵守其中的规则。
    在赵佗回来前,许多人都在暗中猜测,赵佗或许会被封为武忠侯,武威侯等等不错的爵名。
    甚至还有人暗想不如封个武安侯出来,看看这位年轻的列侯能否抵挡住这个封号的杀伤力。
    哪知道始皇帝不走寻常路,封了个镇国侯出来。
    镇国。
    这种封号,是一个臣子能够得到的吗?
    此号一出,便已经凌驾于所有的侯爵之上。
    李信愣愣的望着赵佗。
    眼前的年轻君侯,这个站在军功爵制度最顶端的男人,真的是他昔日从军伍中擢拔的少年吗?
    种种过往自眼前飘忽而过。
    李信闭上眼,嘴角勾起了笑,他在心中轻声道:“昔日看中赵佗,当是我李信此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。”
    站在李信旁侧的武城侯王贲,同样神色复杂。
    他王氏世代秦将,代代先祖为秦征战立功,到了王翦时才终于凭借灭国之功,得封列侯,成为王氏最大的荣耀。
    但如今在赵佗这个镇国侯面前,王氏数代人的努力就显得有些晦暗起来。
    心头百感交集,王贲却生不起嫉妒之心。
    因为对方确实有这个资格。
    十五岁入伍,征燕,攻魏,灭楚,吞代、齐。
    北破月氏匈奴,南取百越之地。
    灭国甚多,开疆万里。
    这样的战绩,足以让赵佗成为秦国之支柱。
    有他在,则天下无人敢与秦国为敌。
    称作镇国,又何尝不可?
    故而纵使无数人对这个封号感到惊讶,也没人敢有异议。
    哪怕是李斯、王绾,甚至是羡慕嫉妒的羌瘣都觉得这个封号,赵佗当得起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