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、旗手-《1993风华尽览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bp机在此时是很赚钱的,但成本也很高。
    摩托罗拉这种大品牌,至少都是两三千起。就算是大城市里工作不错的人,也得花上大半年的工资。
    买了之后,还得每年给寻呼台交小几百的费用。
    要卖bp机,那得准备多少货款?
    所以董立明惊讶了:“宋阳,你家里这么有钱?”
    “先问问看嘛,进货价是多少。”宋阳想到的是一个90年代一个很经典的营销案例,至于此时走不走得通,要看成本、人脉资源。
    于是他又问:“戴灿,你家里是做什么的啊?”
    这是一个燕京的同学,他不知道宋阳为什么问这个,于是再次有些不自然地说道:“就是普通单位。”
    其他人都相视着笑了笑,随后揶揄着:“有什么不能大大方方说的,都是同学。难道你父母在保密单位工作?或者是不好透露的高级干部?”
    这也是宋阳问他的原因,都已经在这里军训这么长时间了,同住一屋,只有戴灿的出身大家还不清楚。
    戴灿摇了摇头:“真的只是普通单位里上班。宋阳,你问这个干嘛?”
    “如果卖bp机有赚的,那就想和燕京的寻呼台搭上线。”宋阳没隐瞒,“你不愿说,应该是有自己的苦衷,没关系。”
    “……谢谢。”戴灿说完,默默地看起书来。
    众人越看越觉得他出身可能不简单,不然何必对同学这么保密,凭白让人觉得他不可深交。
    同学一场,往往第一件事就是聊家乡、聊各家,这样也有最初的认识。
    其他人也没多逼问戴灿,反而惊讶地看着宋阳:“你怎么突然想着赚钱了?”
    宋阳叹了口气:“我爸在服装厂上班,现在厂里效益又不好,万一哪天就停薪留职了呢?”
    一句话勾起了三个人的情绪,全都有点低落。
    随后又有人说道:“最多也就是勤工俭学,做生意……宋阳你会吗?”
    才刚刚走入象牙塔的年轻人,对赚钱这样的事有向往,但也惶惑。
    “想试试。”宋阳只是这么说,“同样是卖东西,也许卖一台bp机,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赚出来了。”
    来自川省的舒广福顿时试探地问:“宋阳,要是你能赚钱,到时候能不能带带我?”
    他是农村考上来的。
    “如果能成,那当然没问题。”
    “……今天的卧谈会怎么聊的是这个?”董立明有点意外,“聊聊下个学期的课我都觉得正常点……”
    他已经快22岁了,是众人中的老大,结果突然感觉宋阳在琢磨的事情竟比他还要成熟。
    “瞎聊嘛。”宋阳笑起来,“再说如果暑假赚到钱了,到了学校有钱,买磁带送给女同学也不心疼啊。”
    这下董立明来劲了:“嘿!我觉得卖磁带倒是不错,英语听力的磁带,或者是流行的歌,都有很多人要买。”
    宋阳带着笑意听着。
    多发起一些话题,也能观察一下这些同学的性格、思维。
    军训是个很好的环境,哪些人听话、哪些人吃得了苦,都能被宋阳看在眼里。
    第(1/3)页